听新闻
放大镜
本院概况
2016-12-20 11:03:00  来源:
 2011年以来,常州高新区(新北区)院紧紧围绕《2009-2012年基层人民检察院建设规划》和“两个一流”争创目标,以基层院“四化”建设为方向,不断强化法律监督、强化队伍建设、强化自身监督,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被高检院确定为曹建明检察长的基层联系点。两年来,该院获评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全国优秀反渎局、省先进基层检察院、省岗位练兵标兵单位、市文明单位标兵、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集体荣誉23项,连续两年在基层院建设综合考评中名列全市第一。

  一、保公正,护民生,服务大局在社会管理中拓展延伸

  认真贯彻落实曹建明检察长来常州调研时提出的要求,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认真履行职责,参与管理“提建议”。两年来,该院共查办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9件46人;受理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831件1209人,批准逮捕727件1121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1633件2401人,向法院提起公诉1056件1621人。结合办案,向党委政府提出完善社会管理的建议58条,其中加强对外籍人士管理、警惕新型传销犯罪的信息被省委办公厅采用并上报至中央。通过深挖“地沟油”案件背后的职务犯罪,推动了全区生猪屠宰检验检疫制度的落实。

  ——延伸检察触角,深入群众“接地气”。不断完善以9个检务工作站为主体,派驻孟河检察室和检察官“一对一”联络村(社区)工作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民生检察网络,全面推动检务下沉,贴近群众开展好基层信访接引、预防基层职务犯罪、代表委员联络、社区矫正监督等工作,得到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肯定和欢迎。两年来,社区检察官发现并纠正各类监外执行违法违规情况110件135人,该做法被高检院监所厅转发。

  ——服务转型升级,保障发展“攒人气”。在生物医药产业园、公租房建设等建设项目中开展职务犯罪项目化预防,确保重大投资项目顺利推进。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中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意见》,加强与法院、工商、质监等部门的配合,成立知识产权刑事办案小组,办理侵犯著作权、商标权等案件175件183人。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巡回检察”机制,走访辖区重点企业45家,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法制讲座26次。

  二、敢为先,能超前,工作机制在探索创新中突破提升

  找准“敢为人先,创新创优”的工作定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机制体制改革,推动法律监督工作创新创优发展。

  ——多元监督,加大力度维护公平正义。在公安办案中心设置检察官联络员办公室,进一步延伸侦查监督触角。两年来,共立案监督49件,监督撤案32件,追捕60人,发出纠正违法意见书93份。与公安出台制作同步录音录像、侦查人员出庭配合等规范性文件,与法院就简易程序集中起诉、集中开庭达成共识。着力构建多元化民行监督格局,共受理民事申诉案件61件,提请抗诉13件,建议提请抗诉11 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4件,与法院分别就加执行和解、联合接待等工作配合出台实施细则。

  ——教育为主,关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建立“五位一体”的未检办案模式。设立青少年心理管理中心和“检察官姐姐”工作组,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未成年被害人、被告人未成年子女、“农民工二代”等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心理危机干预以及风险心理行为预警23人次。两年来,对15名涉罪未成年人进行了附条件不起诉,聘请10名合适成年人参与诉讼,开展社会调查60余次,确保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办理合法合理合情,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

  ——联动执法,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推动成立了全省首家环境公益诉讼基地,依托环境公益保护联动执法机制,加强与公安、法院、环保部门的协作,探索和不断完善环境公益诉讼模式。积极办理江阴某化工公司在我区非法倾倒化工废渣案,由环境公益协会为原告,该院作为支持起诉机关,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后成功调解结案,被告方赔偿废物处置费等共计150余万元。

  三、抓重点,破难点,执法公信在各界支持中提档升级

  以提升执法公信力为目标,树立数量、质量、效率、效果、安全相统一的业绩观和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的权力观,促进公正廉洁执法。

  ——推行“阳光检务”,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密切与代表委员的联络,定期发送《高新检务速递》手机报,发放《高新检察》期刊,院党组成员实行分片联络,定期上门走访、邀请座谈、发放征求意见函,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组织人民监督员、代表委员参与不起诉案件评议、案件评查、检调对接,提升检察工作的公信力。强化接受监督的主动意识,先后向区人大专题汇报检调对接、反渎、民行工作,满意率达100%。

  ——强化“质量管理”,涉检信访量逐年下降。制定了《案管工作细则》、《办案质量考评奖惩办法》、《执法档案的暂行规定》等,加强办案程序监管、法律文书监管、涉案款物监管及案件质量监管,对在监管中发现的案件质量问题以《检务督察通报》的形式进行实时通报并做到奖惩分明。严格落实首办责任制和领导包案制度,全面推行说理式、透明式执法,推行刑事申诉听证式答复,促进执法办案主动向化解社会矛盾延伸。

  ——加大“科技应用”,促进了规范高效执法。自主研发多项应用型办案软件,其中,量刑建议数据库软件通过设置量刑异常提醒和分析功能,并据此成功提请抗诉10件;另案处理数据库软件通过对同案犯在逃、另案处理以及取保候审案件进行跟踪监督,从中发现线索36件;不捕案件数据库软件对无逮捕必要不批准逮捕以及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予批准逮捕的两类案件,制作电子监督跟踪表,加强对两类涉案人员后续处理的监督;对暂扣的赃物进行条形码管理,有效避免人为差错;自主研发行贿档案网上查询申请平台,方便投标单位进行行贿档案查询,提高工作效率。

  四、勤练兵,常修身,检察队伍在厉兵秣马中凝心聚力

  坚持“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树形象”的总体要求,以能力素质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检察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

  ——坚定信念,以党建强队伍。将“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主题实践活动与“道德讲堂示范点”建设结合起来,既查摆问题、教育整顿,又加强教育、道德感化,被评为全区十佳“道德讲堂”。坚持典型引路,发挥“正能量”作用,积极开展争创“学习型党组织”、“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季度评”活动,以“微电影”形式评选、宣传党员先锋的做法在全区推广并被高检院简报刊发。

  ——编队培育,以素质强业务。推行编队培育模式,组建“特侦组、辩论队、检编团、创意室”四支方队,在各类比赛中硕果累累,获国家级荣誉4项,省级荣誉13项。5名干警先后获“全国十佳侦查监督检察官”提名奖、“全国侦查监督优秀检察官”、省“十佳公诉人”、省“十佳民行办案能手”称号,1名干警入选“全国侦查监督人才库”,3名干警被评为全省检察业务专门型人才,14名干警被评为全市检察业务门型人才。辩论队连续两届在全市检察机关辩论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逐步打造出“练有专业、用有专长,拉得出、打得响”的实战型检察人才。

  ——提炼精神,以文化强实力。积极开展具有新北检察特色的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廉政文化建设,提炼“谦抑包容、智慧诚信、求实奋进”的检察精神;开辟“为民服务中心”,营造亲民、爱民、护民的环境氛围;举办“迎新春联欢会”、“青年干警拓展训练”等一系列文体活动,在全市首届检察机关运动会上获篮球比赛冠军,营造健康、文明、励志的成长氛围;健全内部管理,完善工作纪律、勤政廉政、从优待检等各类制度18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提升了全体干警的精、气、神,呈现出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大好局面。

  编辑:jcw_czxbj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