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精准建议 加强沟通 跟踪回访
2019-07-11 15:55:00  来源:检察日报

  提升质量,建议更刚性

  “我从事了多年的综合行政工作,今年4月重回业务部门,让我感到挑战满满、激情满满。”常州市新北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检察官助理芮东生说。“最近协助员额检察官办理的一起‘毒垃圾’案件,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当时小区业主们反应强烈,在办案组的努力下,我院迅速应对,最终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2018年下半年以来,新北区某小区业主石某擅自占用地下车库架空层公共区域堆放大量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模塑料。其他业主发现这一情况后与物业沟通或投诉,未果。今年6月,石某组织工人穿工作服、戴口罩在地下室从事相关作业,小区业主看到后,怀疑他们“穿防化服、戴防毒面具,从事有毒化学产品生产作业”。这一消息在小区业主QQ群扩散后,立即引发当地群众的普遍恐慌。6月16日,一位业主在当地论坛上发帖,反映小区内疑似堆放有毒有害物品,阅读量短时间内达到2万余次,并有业主报警。

  6月17日一早,新北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获悉线索,迅速联合公安、安监、社区等组成调查小组,于当天下午实地查看情况。经调查得知,石某系某公司负责人,为了节约化工原料的存储成本,考虑到小区地下车库阴凉避光,他对架空层动起了“歪脑筋”。三聚氰胺模塑料是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基材,以木浆、矿物质为填料制成,系无毒无色无味的新材料。

  鉴于该事件的发生对小区物业管理、小区安全指数、小区房产估值等多方面产生不良影响,6月27日,新北区检察院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相关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对当事人依法予以处罚,并组织专项排查,针对擅自占用小区物业共用部位的乱堆放行为和消防安全隐患,以及物资、人员出入小区的登记、监控、巡查等管理漏洞做到举一反三,制定有效措施,排除安全隐患。

  本着“让事件见底,让群众放心”的工作态度,该院公益诉讼办案组特意邀请两名小区业主代表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约谈石某,在石某积极配合清运化工原料的同时,第一时间让其他业主了解事件进展,并请业主代表协助检察干警向其他业主作相关解释说明。芮东生说:“在释法说理阶段,因为有业主代表的协助,事件相关的舆情得到很好的控制。”

  芮东生告诉记者,近日他们对检察建议落实情况进行了“回头看”,“在回访中,我们了解到,相关主管部门已经联合街道、物业公司等,详细研究管理漏洞,让门禁更严、设施更齐、小区更安全。”

  记者进一步了解得知,近年来,为不断提升检察建议的刚性,新北区检察院积极创新方式方法、主动作为。一方面,在制发检察建议的过程中,一字一词一标点都反复推敲,做到依法、规范、具有可操作性,这样一来,检察建议的制发质量就有了很大提高。另一方面,针对送达环节行政机关可能提出的疑问,该院全力做好预案。芮东生说,“在监督的具体问题上,我们必须做到详细了解、深入研究,起码要算得上‘半个专家’才行。”此外,该院做到“一案四回头”,在两个月的检察建议回复期内,每两周与相关部门联系一次,在跟进和督促的同时,及时了解相关部门的法治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检察建议送后服务”。“这样能让行政机关更好地感受到我们的司法真诚,也提升了他们对检察建议的重视度和满意度。”芮东生说道。

  检察建议还要敢啃“硬骨头”,对此,该院分管副检察长蔡亮亮深有感触:“‘不取易舍难、不避重就轻’是我院始终秉持的司法理念。案件越棘手,越要耐心研究、吃准吃透,争取院领导、地方政府等各方支持,为行政机关提供可行性建议,做到双方充分讨论,逐步达成共识,使其真正体会到检察建议的刚性和检察机关的履职决心。”

  

  编辑:王舒